绵阳日报 讯 2月28日上午,一位姓牛的苏州读者致电本报记者,询问本报此前报道过的聋哑儿朱康艺的近况,并表示要帮助朱康艺。记者向她简单介绍了朱康艺的情况后将朱康艺母亲朱先蓉的电话告诉了她,随后牛女士与朱先蓉取得联系,并于当天下午将捐赠款打到朱先蓉的账户上。
牛女士告诉记者,她早年曾在绵阳建材学院(即现西南科技大学)上过学,对绵阳有着深厚的感情。日前无意中从网上看到本报对朱康艺的报道,非常同情朱康艺一家的遭遇,因此想通过本报略表心意。“我也是当母亲的人,我有一个正上初一的孩子。”牛女士说,“我太明白那种母子连心的感觉了,朱先蓉在地震中失去了儿子,已经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了,现在再生的儿子又是个聋哑儿,太不幸了,我简直感同身受。我捐这点钱,一是想在经济上稍微帮帮他们,更重要的是,我要向朱先蓉这位坚强的母亲表达我的敬意,像她那样接连遭受不幸还那么坚忍顽强的母亲,真的很值得许多当妈的学习。”
朱先蓉随后也给记者打来电话,并代表她的儿子朱康艺向本报表示感谢:“以后他要是能听到,能开口说话了,我首先就要告诉他,这些好心人帮过我们,我希望他永远都能记着。”(本报记者 杨檎)
作者:杨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