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必须推进农业的生态化、有机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工化,通过改变农产品的终端形态来提升农业附加值。在彭州,新年伊始,一个实施“全面现代化的农业、打造充分国际化的品牌”思路迅速铺开,一股掀起“产业倍增”的浪潮已扑面而来,一把实现“尾雁快飞”的干劲已凝心聚力。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以“红黄绿”促“产业倍增”的思路,为我市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六山一水三分坝,是彭州地貌的经典素描。眼下,这张素描地图正在涂上最具代表的色彩红黄绿。每年一届的国家级蔬菜博览会,将成为蔬菜产业推动的引擎。
在成都市粮经“双创双建”项目支持下,8万亩红心猕猴桃,10万亩川芎黄柏,80万亩绿色大地菜,这“一红一黄一绿”,在彭州纵深推进“四二一一”战略中,即将书写彭州农业 “产业倍增”的新传奇。
“1+N”模式打造“五彩猕猴”
国内唯一最大基因库引领产业“微笑两端”
在彭州广袤的山区丘陵,代表激情的红色已经点燃。
昨日,笔者历经葛仙山、丹景山、通济、小鱼洞、龙门山、磁峰等镇,目睹了以通济黄村为圆点,周围山区丘陵正在或已经挂上了“金腰带”4万亩红心猕猴桃。
在短短3年之内,在青山绿水之间,彭州猕猴桃从400亩发展到4万亩。“在灾后重建之初,我们就在思考农民集中居住之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情况之下,怎样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如何盘活产改成果,做强丘陵山区的产业?”彭州市农村发展局局长张强谈到他心仪的红心猕猴桃时激情飞扬,“我们要在这里打造最美的产业带,把田园城市的梦想变成现实,在"十二五"期间,彭州猕猴桃要突破8万亩。”
从400亩到4万亩,意味着在过去3年中彭州每天栽种猕猴桃36亩,农民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几番。中国猕猴桃首席专家黄宏文一语中的:地处龙门山下的彭州,矿物质含量恰到好处,气候条件堪称温室,是世界猕猴桃“安身立命”的最佳去处。目前,彭州已发现野生猕猴桃品种13个,面积超过2.5万亩。
一个以“1+N”模式打造“五彩猕猴”的计划在彭州快步展开。
“1”是指“万亩有机猕猴桃产业园”,“N”是指多个支撑平台:龙门山脉特殊地理优势平台、成都市猕猴桃协会协调平台、基因库科技转化平台、“土地银行”土地流转平台、农技专业服务队服务平台、多业主投入独立经营平台、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MNCEO)管理平台、现代农业金融支撑平台等。
“万亩有机猕猴桃产业园”总面积2.2万亩。产业园实行有机认证,采用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建立统一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产品营销与储藏平台,统一使用“龙门山脉”猕猴桃品牌。
吸引成都佳惟他公司安家彭州的不仅仅是独特的自然条件。公司基地总经理赵小兰告诉笔者:“更重要的是这里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最大的猕猴桃基因库,这个堪称"飞机中的发动机"为彭州猕猴桃牢牢抓住产业高端注入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成都中际公司在彭州市小鱼洞镇建设了一流水准的农业科技创新转化平台成都猕猴桃资源基因库与科研示范基地。目前,基因库已经建立资源圃和科研培训基地1200亩,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品种82个。3—5年后,彭州将拥有一支一流的科技研发队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一整套标准化集成技术的成都猕猴桃基因库,这为“成都造”猕猴桃占领高端市场、走向全球开辟了“绿色通道”。
为了打造最美的产业带,彭州已在猕猴桃产业上投入资金1.22亿元,全力打造一流的基础设施;在全省率先开展“土地银行”试点,规模化流转土地,到目前为止,共引进猕猴桃产业化经营企业14个,发展猕猴桃合作经济组织7个,建成规模化有机猕猴桃生产基地2.76万亩;推行全球良好农业生产操作规范认证,大力发展有机猕猴桃,使猕猴桃生产基地实现良种化100%,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有机猕猴桃比例达到70%。同时,彭州将兴建猕猴桃深加工厂和两座储藏5000吨的猕猴桃气调库,避免出现销售难问题。
“1+N”模式,有效推动了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集聚发展,搭起了社会资金快速进入现代农业的桥梁,催生了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了新型农民。
最美的产业带主要体现在农民的实惠上。为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彭州积极探索构建“企业与农民完全利益共同体”。葛仙山弘大万亩猕猴桃产业园通过组建猕猴桃股份合作社(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占25%股份),实现了企业与农民完全利益共同化,这不仅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传统迈向高端,更实现了一三产业互动。
中国川芎城拉长产业链
韩国人最喜欢“敖平”牌川芎
钱安寿很忙。
百度网站邀请他建立川芎网站。
韩国老板来电,催他发货。
接下来,将川芎烘干、挑选、切片……不仅是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都在要彭州市敖平镇川芎。
每年2000吨川芎片直接从敖平出口,其中,韩国人买了1000吨。
在国内,钱安寿最近带了5公斤敖平川芎前往天津。在那里,天津天时利药业、石家庄神威药业以及全国十大药材市场的代表和技术人员正在“体检”四川川芎。
几天后,钱安寿彭州市川芎协会会长带回一个好消息,“经过科研人员的检验分析,敖平川芎阿维酸等含量适中、足够,"PK"成第一名。”
与此同时,彭州6万亩川芎通过农业部农业产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验收。敖平GAP川芎种植示范园开始迈向更大的范围。
中国川芎第一镇,敖平川芎声名鹊起。他代表了中国川芎的规模与品质。
每年的5月和9月,彭州市敖平镇都要上演中外贸易大戏。5月,全国十大药材市场百余人云集敖平,直购川芎;9月,韩国人最先抵达敖平,收购川芎片。钱安寿告诉笔者,韩国人最喜欢将敖平川芎用来洗澡洗头、泡茶炖鸡。
敖平成为川芎交易的“磁场”:每年8000吨交易量,周边川芎种植户和经销商按捺不住,都汇集敖平。
年收购上百吨的敖平当地川芎收购大户超过50户。大户们多数都要对川芎进行粗加工,从而形成敖平川芎特殊的“季节性就业”现象,就业者每年超过2000人。
兴泉村2社农民胡兵不仅种川芎,在收购销售季节,还在钱安寿那里当搬运工,在短短20天内挣了3000余元。“每亩川芎六、七千元,加上打工收入,这川芎田里很有搞头!”胡兵说。
“兴建中国川芎城,再造优势再富民。”彭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笔者,“中国川芎城”项目已在规划设计当中。在“中国川芎城”里,川芎综合交易市场、川芎仓储区加工区、川芎特色餐饮、川芎系列产品等都将登场。
彭州川芎占全国川芎产量的80%以上,敖平镇素有“中国川芎第一镇”之称,是全国最大的川芎产业化基地。为了实现川芎“产业倍增”,彭州市还以“科技推广、培育龙头企业(协会)、标准化基地、市场体系建设、药材精深加工和技术培训”为重点,依托四川农大和成都市中医药大学,创建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彭州敖平川芎实习基地”,在川芎的选育、品质的提升上作深入的研究和推广。突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川芎GAP规程种植,利用生物有机肥、微生物技术等解决了重金属超标和农药残留等问题,形成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种植、专业化生产、质量标准化、加工系列化、经营市场化的新格局,基本实现川芎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川芎种植新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在白鹿、小鱼洞、龙门山等镇建立川芎苓种的繁殖基地,为基地农户提供良种种苗;依托四川塔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敖平镇石音村和紫泉村建设1200亩道地川芎GAP示范基地;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敖平镇兴泉村、凤泉村等村建设10000亩川芎标准化种植基地,促进现代川芎产业可持续发展。
依托敖平川农川芎产购销合作社,采用市场化运行机制,并拓宽经营领域,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注册了“敖平”牌川芎商标,打造敖平川芎特色产品,提高敖平川芎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彭州川芎实行统一育种、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实施规范化种植,品牌化战略,并建立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体系,对不合格的川芎药材,一律禁止上市销售,以确保上市药材卫生质量安全。
园区化示范,基地化种植。敖平川芎是彭州农业产业驶向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磁峰“鹿鸣荷畔”产业园、通济“黄村农业科技示范园”、红岩“蜀水荷乡”产业园、丘陵山区黄柏厚朴种植园、濛阳“蔬菜科技示范园”等21个特色产业园区、6个农业特色产业镇、26个特色产业村,不仅让一三产业实现互动,更在“生长”新农村和新田园。
锻造西部菜都
供应链管理倒逼“产业倍增”
每年80万亩,20亿公斤,人均3000元钱,显赫的数字无可争议地把彭州蔬菜铸成一座山峰。
攀登这座山峰的乐趣在于,80万亩蔬菜就像旅游这样的“朝阳产业”一样,能够持续鼓起彭州农民的腰包,为每个农民年均纯收入贡献3000元。
如今,“四二一一”战略与每年一届的“菜博会”在彭州磅礴而起。无论是绿色生态之都、千亿产业之城,还是田园休闲之谷,80万亩蔬菜成为彭州最大的绿地、最大的花园、最大的绿色产业。
仅仅365天,从首届“菜博会”到第二届盛会,80万亩彭州大地菜迈向新的高度,新的深度,新的广度。现代农业的标签,在彭州从“贴牌生产”到“自主创牌”。“北有寿光,南有彭州”的蔬菜产业新格局高调形成。
与此同时,一种以供应链管理“倒逼”“产业倍增”的模式在彭州形成。彭州将以“供应链管理模式”打造西部一流蔬菜产业,即由消费引导蔬菜生产。
地处彭州的成都市建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推出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直营终端市场,让利客户;实行计划种植,助农增收。最终解决两大难题,既增加菜农收入,又确保市民买到质优价廉的蔬菜,全力打造关乎民生的“菜蓝子稳定器”。 公司按照“市场+基地+合作社”的思路,把餐桌很好地放在了田间,实现了消费者与菜农的双赢。
“菜博会”将彭州蔬菜成就为国家名片;“供应链管理模式”为彭州蔬菜生产扣准现代路径;“盲点”造“磁场”则为彭州蔬菜强筋壮骨。这是彭州传统农业突出重围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产业倍增”的发动机。
总投资38亿元、打造“买全国、卖全国”的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在彭州濛阳拔地而起,农产品批发、加工、物流、进出口贸易和电子商务平台同步跟进,农产品集散中心、会展中心、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在这里“挂牌上市”。
“磁场”彰显“吸力”。 全球500强企业、世界第一大植保公司瑞士先正达;跨国种业巨头杜邦先锋;世界蔬菜种业集团利马格兰集团……踏雪留痕,牵手彭州。雨润集团强势入驻四川国际打造农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四川广乐、福建永辉、四川康绿、四川盈棚强势入驻濛阳农产品加工园;四川百信蔬菜科技博览园、上海种都种业瞄准彭州蔬菜,传播科技力量。
截至目前,彭州已经形成了上海种都等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中心;建立了三界丰碑等“五统一分”专合组织21个、打造了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21个,建成建稚、百信等现代物流销售体系、现代化配送中心、蔬菜连锁超市、蔬菜直销店29个;建成广乐等一批蔬菜集群加工企业47家。
“十二五”,四川打造蔬菜千亿产业无疑将从彭州出发。
彭州蔬菜,天然生态;一年四季,永不言败。
承载“国家名片”的龙门山下的西部菜都彭州,在植入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念之后,登上“四二一一”战略与国家菜博会“专列”, 80万亩彭州大地菜必将给力民生、给力田园、给力“产业倍增”。
廖俊波 陈光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