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谨将此文献给所有参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援建者! 谨以此文向所有参与灾区重建的“铁人”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致敬!
逸西在18卷《感恩》丛书首仪式上代表作者发言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八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天崩地裂,满目疮痍,六万余同胞遇难,三十余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短短三分钟内,无数家园瞬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了重建灾区人民的美好家园,让灾区人民早日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中共中央于6月13日召开重要会议,迅速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正确部署,并确定18个援建省、市对口支援四川18个地震重灾县、市。
随即,各援建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果断决策和国务院的正确部署,倾力投入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对口援建四川省汶川、北川等18个极重灾县、市。各援建省、市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组织援建队伍,与地震灾区人民一道日夜奋战,取得了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灾区面貌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不仅实现了“原地起立”,而且实现了“发展起跳”,创造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奇迹。
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和灾后重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2011年5月6日,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作序、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省邮政公司联合打造、以灾后重建主要成果为主题的限量发行版《感恩》丛书典藏版隆重推出。该丛书全面记录和反映了北京、河南等18个省市对口支援四川18个地震重灾县、市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的光荣历程和不朽业绩,真实记录了援建者们的感人事迹,充分表达四川人民对全国人民和对口援建省、市的感恩之情,是对口援建的颂歌,感恩奋进的壮歌,既是四川儿女表达感恩的文字传承,也是人类面对灾难时最大规模的一次文化感恩行动,更是向全国人民全面汇报援建历程和援建成就并表达感恩之心的重要作品。
今天,在“5·12”四周年之际,就《感恩》丛书的采写及灾后重建,本报记者对该书主要作者、四川知名作家逸西进行了专访。
记者:灾难发生时,您在哪里,在做什么?
逸西:大地震发生后,和所有奔赴灾区的媒体记者一样,我第一时间赶到了汶川地震现场,采写了多篇反映成都各界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不怕牺牲和忘我精神的稿件,随后又来到了余震中的都江堰市,对抗震救灾进行不间断报道。
记者:您是如何参与《感恩》丛书的采写的?
逸西:2010年3月,当援建进行快到两周年时,四川省组织知名作家、媒体资深新闻人,深入“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开展灾后重建采访活动,计划出版18卷讴歌援建的《感恩》丛书。该丛书编委会负责人之一万时红找到我,给我讲明了采写《感恩》丛书的用意后,因为我当时正在灾后重建现场采访,亲眼目堵了许多灾区援建过程中的艰辛和感动,所以听到此事后二话没说就立即应允了。
记者:我知道《感恩》丛书共有18卷,您采写的是哪一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逸西:我采写的这部分为《感恩》丛书?剑阁卷,单独成书《剑门关下铁人情》。该书共6章53节,从中央部署对口援建到黑龙江省积极响应,并成立对口援建四川剑阁县前线指挥部,派铁人南下参与援建的全过程,记载了援建者与灾区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的坚韧历程。
记者:顾名思义,《剑门关下铁人情》里具体突出了哪些“铁人”,他们是谁?您为什么称赞他们为“铁人”?
逸西:这本书中着重刻画了12名“铁人”的感人事迹和奉献精神,他们具体是“铁腿肖兴民”、“铁脚高起生”、“铁嘴侯继周”、“铁骨夏忠玉”、“铁肩杨渊沛”、“铁人刘国会”、“铁臂张焕昭”、“铁腕杨伟杰”、“铁指张宝武”、“铁面王林生”、“铁手苑维春”、“铁琴陈方斌”。
在该书采写过程中,我在前线指挥部蓝色板房里,常常看到总指挥刘国会、副总指挥肖兴民、高起生、夏忠玉和杨渊沛,带着队员早出晚归。他们与受援县剑阁党政干部和群众血浓于水,亲如兄弟姐妹,大家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大业,成功实现了“无缝隙对接,无障碍合作”,146个强县富民的援建项目,在剑阁这块饱受创伤的大地上,神话般崛起。
与此同时,我在剑阁还看到了黑土地和奔腾不息的松花江哺育的龙江儿女勤劳、善良、勇敢,在灾区剑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长久以来,黑龙江的北大荒精神、黑土地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一直感召着我!
铁人们在援建工作中一丝不苟、勇往直前、任劳任怨,把北大荒精神植入灾区,把铁人的实干精神带到剑阁,用宽厚结实的手掌,扶起倒塌的校舍和家园;把灾区人民重建的梦想,插上剑门关神鸟的翅膀,在天空中高高飞翔;把龙江3800万父老乡亲的无疆大爱,传递到灾区,温暖了灾区每一颗受伤的心灵,给了人希望、信心、勇气和力量!
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黑龙江援建自上而下,全民参与,前线指挥部队员的家庭,也成了坚强的后盾。在剑阁大地上,“铁人”们创造了许多奇迹,感动着每一个灾区人民。更重要的是给灾区留下了一种不屈的精神,一座不朽的丰碑。
记者:这本书有多少字?采写这本书用了多长时间?
逸西:这本书共有二十多万字。为采写这本书,我抛开所有的工作,耗时一年半坚守在剑阁地震重灾区,与黑龙江省对口支援前线指挥部的干部们同吃同住,在蓝色板房里写出了这本书。
记者:在援建现场采访时,最让您感动的是什么?
逸西:剑阁目前取得的援建成果来之不易,倾注了黑龙江3800万父老乡亲的心血,而其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太多太多。
黑龙江省公安厅抽调到剑阁支警的第一批队员王荣伟,他的母亲在伊春小兴安岭,每天遥望四川剑门关,把对儿子的思念埋在心底,临终前,老人叮嘱家人:“不要告诉他,我这是老毛病,几天就好。”可是不久,这位可敬的母亲便永远离开了人世。
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刘国会的母亲病重住院期间,老人思念儿子刘国会时,女婿苏志就唱《儿行千里母担忧》给她听,唱得泪流满面,老人听着女婿的歌声闭上了眼睛。
前线指挥部第一批援建队员于文出征剑阁时,父亲做白内障手术,儿子患头痛病一直没有得到确诊。这一老一小的生活起居、病中护理全落在了于母身上,但她却对于文说:“孩子,你安心去,只要你妈我不倒下,你放心,这个家有我支撑着。”
农民自建房指导队专家乔广民的爱人和女儿出了车祸,他回哈尔滨后,妻子说:“你在我身边什么忙也帮不上,这里有医生和护士,你在,只能让我着急上火,你快回去!”乔广民硬是被妻子“赶”回了灾区。
还有一位贤惠的妻子,怀孕6个月了,为了让援建前线的丈夫安心工作,直到生产也没有惊动他……
也正因为如此,一年半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不仅收获了20万字的《剑门关下铁人情》,同时更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兄弟情。黑龙江援建圆满完成援建任务后,总指挥刘国会已经把我当成援建队员之一,援建在撤离剑阁时,我俩深情拥别,难舍难分的兄弟情至今令我眼眶湿润。现在,每逢佳节,我们都互通电话问候,道不尽的兄弟情。
而最为重要的是,我同时感受到了一个作家的责任。作为四川地震灾区的一名作家,我有责任忠实记录这段中国式的援建模式,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党的恩情!正是因为援建者的付出,才有了我们灾区今天的崛起。所以,我们感恩。因为感恩催人奋进,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人类最高贵的品质!
记者:对这场灾难,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逸西:回首那场灾难,我的心依然疼痛!
记者:对此后的援建呢?
逸西:太阳出来了,万丈光芒,像万只温暖的手臂,抚摸四川遍地伤痕。
记者:除了这本书外,您对这场灾难和此后的援建您还写了什么?
逸西:我还与泸州市政协常委陈志林一起合作了歌曲《感恩传千秋》。这是一首特殊的“感恩·奋进”新歌,是以援建为题材的全国第一首歌曲。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亲历震灾的30名来自极重灾区七一映秀中学的学生,在这感恩援建的日子共同唱响《感恩传千秋》,用歌声献给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以及参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志愿者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援建者。
“紧紧握住援建者的手,千言万语难开口;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请喝一杯感恩的酒……我们创造了锦绣,感恩传千秋!”去年5月底,七一映秀中学“阳光少年合唱团”赴澳门进行访问交流演出时,这首《感恩传千秋》在演出中再次传递和表达了川人的感恩之情。
记者:灾区恢复重建进展如何?
逸西:2011年9月27日,“铁人”们圆满完成了黑龙江省对口援建工作,离开剑阁,返回了养育他们的那块黑土地,但他们播撒的大爱已在灾区开花、结果。“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援建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剑阁从震后满目疮痍到勃勃生机,成功实现了从原地“起立”到原地“起跳”。
记者:对这些援建者,您现在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
逸西:两年多的美好时光,7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与灾区人民手挽着手,心连着心,用15个亿援建资金,播种了学校、医院、敬老院、自来水供水站等146颗强县富民的种子,帮助剑阁重建家园,修路架桥,在剑阁渡过了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这期间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所以我为他们写了一首诗,名字就叫《感恩》——
我们感恩那些操着东北口音的龙江人/是你们背井离乡 抛家别子/怀揣并不多余的粮食/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一口一口 喂养我们/大娘流泪的目光/被你们宽厚结实的手掌扶起
我们感恩那些操着东北口音的龙江人/是你们挥汗如雨 不分昼夜/用智慧和双手/托起倒塌的校舍家园和村庄/还有一条条通向幸福的道路/一座座跨越河流的桥梁/一声声划过晴空的鸟啼……
面对天空和大地/我们弯下不屈的腰背/使出全身力气/深深叩谢/从骨子里喊一声/我们的恩人哪 我们的龙江人/是你们扶着我们/走过余震门前高高低低的日子/而你们累倒在废墟和工地上的身影/高高地挂在灾区每一个黎明和黄昏
我们感恩那些操着东北口音的龙江人/重建家园的情感/一半种在灾区地里/一半长在你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