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参观抗震救灾陈列馆
四川新闻网成都4月12日讯(记者 代朗)三年多前仅仅80秒时间,大地震让都江堰通讯、交通、供电、供水全面瘫痪,龙池、虹口等山地区乡沦为孤岛,全市3000多人罹难,40多万城乡居民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530多亿元。4月12日,参加全国网络媒体负责人四川地震灾区学习考察活动的60余名网络媒体负责人走进都江堰,曾经的满目疮痍如今已难觅踪迹。呈现在眼前的是依然美丽的风光,更加漂亮的住房,还有蓬勃发展的产业。
当天,学习考察团首先来到都江堰向峨乡观景台,重建起来的16个农村新型社区和1个居民集中居住区在这里一览无余,绿瓦红墙的新村寨镶嵌于绿水青山之间,俨然一幅壮美的画卷。随后来到位于画卷中的鹿池村灾后重建安置点,眼前十几栋四层楼房错落有致,一条人工河穿过整个小区,清清的河水缓缓流淌。行走在村中,乱扔垃圾、堆放杂物等等农村留给人们的老印象在这里彻底颠覆。
据介绍,在鹿池村创新了一种“群众参与、自治自管、共建共享”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村民选出每幢楼的“幢长”、每单元的“单元长”,共同参与楼层和公共区用气用电安全、卫生保洁等事务。村里的老年人还成立了老年志愿队,义务担任卫生管理员、治安协管员。
![]() |
感受一街区图书馆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社区中心值班总监郑根岭感叹地说,“过去我的印象中,农村的房子都是三三两两分散居住的,没想到这次在灾区看到的都是这么漂亮的集中居住点。地震后的重建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我感觉到非常好,不但生活环境配套齐全更舒适,生活方式也自发的变得更文明。”
学习考察团一行随后又来到了都江堰壹街区,这里是上海本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对口援建一个系统恢复与提升城区功能的建设项目群。都江堰市抗震救灾恢复重建陈列馆也坐落与此,以大量的图片、实物和动人的故事来反映了都江堰市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就。
![]() |
鸟瞰灾区新面貌
![]() |
走进向峨乡鹿池村
据悉,三年多来,都江堰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道路、供水、排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体系已全面形成,城乡面貌脱胎换骨,建设水平整体跨越了二十年。中安在线新闻中心副总监孟根方由衷感叹,“如果不是对比地震后那些图文资料,我很难相信这次在四川走过看过的地方是曾经的废墟,我真的很震撼。”
都江堰之行也是此次全国网络媒体负责人四川地震灾区学习考察活动的最后一站,三天的行程里,60余名网络媒体负责人遍走汶川映秀镇、水磨镇、什邡市、绵竹市、北川县、都江堰市等地震灾后重建地区,大家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也看到了科学规划发展的灾区无比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