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见到王春时,他正埋头摘蒜苗。一双粗糙的大手和略显沧桑的脸无声地说明这个四十岁的男人经历过的风霜。 为谋生计 出海打工 王春,芦山县芦阳镇一名普通农民,家里原本靠着经营十几亩土地。退耕还林后,2008年,在沿海一艘轮船上当大副的侄儿建议王春出海捕鱼。 当时,沿海一些捕鱼公司给普通渔民开出的工资是一个月330美金,劳务合同一签3年。 对于王春来说,这是一个不可错失的机会。但王春的父母和爱人听说王春要出海捕鱼,都表示反对。对于没有见过大海的家人来说,出海捕鱼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父母妻子都不愿意王春出去冒险,但眼下没有更好的工作可以供王春选择。在王春的坚持下,父母和妻子只能妥协,为避免儿女担心,王春没有把消息告诉15岁的儿子和7岁的女儿。2008年冬天,王春背起行囊在大连上船出海。 条件艰苦 天天想家 “我已经忘了我上的那艘船号叫什么了,那时候没留意这些,只想着多赚钱寄回家。”渔船在广袤无垠的太平洋上来往航行,在海上漂泊近3年时间,王春所在的渔船几乎都靠运输船提供补给。这期间王春没有上过岸,甚至没有看到过陆地,更没有与家人联系过。“船上只有船长才有卫星电话,打一分钟要四美金,太贵了,我舍不得打。”只有在捕鱼公司每季度将王春的工资打到卡里时,王春的家人才能确定王春的平安。 王春在船上主要负责下钩和进冻仓。每天凌晨两点左右,王春就要起床下钩,把鱼饵挂在渔钩上扔进海里。捕获的鱼处理好之后,王春和工友一起把鱼抬进零下50度的冻仓。这般起早贪黑地工作,在王春眼里已经十分轻松了。“负责起钩的工友更苦,我们的船载重700吨,从起钩到起钩完毕要花十五六个小时,中途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除了每天高强度的工作量,王春的生活起居也十分艰苦。在船上漂泊的近3年时间里,王春没有吃过新鲜蔬菜。吃的全是冻仓里冷冻的蔬菜,味道难吃不说,蔬菜长时间冷冻之后已经没有什么营养。那段时间,大家的指甲都是白色的,大多数工友都便秘。 捕鱼船上几乎没有就医条件,“船上有治疗常见病的药,但遇上急性病或者大病就无法医治。“每天面对着大海,除了工作就是睡觉,与工友交流不多,没有娱乐活动。”说起想家,性格内向的王春有些不好意思,“在海上的日子肯定天天都想家,但为了挣钱,没有办法。”在想家的夜里,王春常常走到甲板上看看大海,看看星星,看着月圆月缺,心里默数着回家的日子。 回家 年后或再出国门 2011年秋天,渔船终于在斐地靠岸了。这意味着近3年的捕鱼生活终于结束,与别的工友不同,王春没有打电话联系家人,而是直接回家。 时隔近3年,王春终于回到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港湾。推开门,喉管刚做完手术的妻子正卧床休息,看到突然回家的王春,虽然说话有些不便,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放学回来的儿女看到“消失”了近3年的父亲都格外高兴。“儿女埋怨过我,我心里也愧疚,出海的这些日子,他们也很艰难,但这都是为了我们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据王春介绍,像他这样出海谋生的芦山人还有不少。过完这个春节,自己可能又将出国务工,多为儿女存些钱。 记者 卫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