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霏霏,阴霾霭霭。窗外嗖嗖的寒风,孤傲地与暖气对峙。河畔附近,许多建筑工地震耳欲聋的阵阵轰鸣震动声、远近的鸡鸣犬吠声不绝于耳。近段时间,大楼几次突然晃动颤抖,窗玻璃哗哗呻吟,我真担心这墙壁大的窗玻璃会如瀑般地倾砸下来。
快步下楼,原来震源就在办公大楼附近,是建筑震动。今春特冷,春雨很细很柔,寒气袭人。我拉紧衣领,手搭雨棚,遥见桥头上头戴安全帽的建桥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施工。我哈口热气暖手,用纸巾抹去手心和额头上的冷汗,拿出相机咔嚓地摄下了辽宁援建人在细雨中建桥的感人画面。
定格的桥头,一个一米多高的人字型塑料简陋工棚十分惹眼。离棚子左边两三米处,废砖垒立了一根寸方的木柱,上系一根麻绳与工棚连结,绳上的毛巾衣裤湿漉漉的,不知是主人刚晾晒上去的,还是来不及收取干而复湿呢?棚子下面,旧红砖整齐地集合成约30公分高宽的墩子,报纸上面放有碗筷,想必是当茶几板凳吧?棚内,一块一米左右宽的木板,左右分别搭放在一匹红砖上面,这就是守工地人的床了,陈旧单薄的被褥令人担心。寒舍的主人,此时正在河堤工地上巡视建桥材料的安全,也许他已全然顾不得绳上晾晒的衣物了。在这几个月的日日夜夜里,为了保护建桥材料的安全,他吃住在工棚……我知道,这只是辽宁200多个建桥人员中极普通的一员,这建桥工地也只是辽宁90余个援建项目之一。大桥距竣工还有几个月,建桥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地冒雨修建大桥。望着他们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艰辛的劳作身影,真是感慨万千。多么勤劳朴实的辽宁兄弟!想想他们千里迢迢、别离故乡、告别亲人、克服水土不服等诸多困难,来到安县顶烈日、战严寒、踏余震、沐风雨,风餐露宿无私地援建我们,我的心绪犹如东海万顷碧波,汹涌澎湃,并深深为之震撼!举目眺望,新修的宽敞大道纵横交错,修葺一新的民房碧瓦雕窗,错落有致,绿树成荫,人们安居乐业,城池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此时,浓浓的强烈感恩情愫再一次在我胸中升腾弥漫……
大地震后仅两年时间,在辽宁人民的真情无私援助下,全县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继续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坚强地在废墟上重建新家园,放飞甜美的梦想!漫步桥头,初具规模的友谊大桥已透出雄伟壮观的气势,闸河大坝绿波奔流,无垠碧野烟波袅袅,山岚湿雾朦胧,美不胜收!这一幅幅初春的川西北自然风景水墨画,只是城乡灾后重建的一个缩影。地震的残垣断壁已荡然无存!这至少要30年才能完成的灾后重建工程,是辽宁人民慷慨地拿出了40个亿来支援建设完成的。辽宁人民的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似巍峨千山的苍松,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辽宁人民无私的博爱关怀,似渤海如歌的涛声,鼓舞着我们脚踏实地、顽强拼搏!
安昌河畔,远近的建筑工地正热火朝天地紧张施工。那轧钢机、升降机、水泥搅拌机、压路机、挖土机等机器轰轰隆隆惊天动地。公路上,运载建筑材料的车辆川流不息,喇叭鸣叫声不绝于尘。这一曲曲欢快流淌的交响乐章,扣人心弦,催人奋进,天地万物无不为之动容!
飘飞的细雨,已不再冰凉,它犹如辽宁援建兄弟的汗水,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清香,它轻轻的撩拨着我感恩的思绪,滋润着我柔柔的感恩心田。沐浴着春的圣洁洗礼,轻梳雨丝,我想告诉天穹:安县人民正以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积极为构建和谐安县贡献力量的实际行动来表达真挚的感恩情怀!
春雨还在轻轻地飘飞,辽宁援建人默默奉献的伟岸身影在我脑海久久徘徊。辽宁4300万兄弟姐妹对安县援建的博大胸怀,时时令我感动不已。在我的眼里,不知有多少次情不自禁地流淌出感恩的泪水。在我的心底,一次又一次地涌动着缠绵的感恩情愫……
2010年孟春于竹韵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