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西写在黑龙江“感恩•奋进”活动上的感言
5月27日,我终于来到了黑龙江援建亲人的故乡。这块充满神奇而又令我无限向往的黑土地和奔腾不息的松花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的龙江儿女。他们勤劳、善良、勇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长久以来,黑龙江的北大荒精神、黑土地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一直感召着我们!我站在这块充满诱惑的黑土地上,面对我们的龙江恩人,感到无比亲切和温暖!
去年初,我们四川为了表达对18个兄弟援建省、市的感激之情,组织了作家和媒体资深记者,奔赴地震重灾区,开展大型《感恩》丛书采访活动,歌颂和感恩援建兄弟省、市对我们四川地震灾区所作的奉献。我们深入四川剑阁县重灾区采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与黑龙江对口支援剑阁前线指挥部全体队员一起生活数月后,被他们在灾区“不怕牺牲、顽强拼搏、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龙江援建精神深深打动。在板房里,我们写出了20余万字,感恩龙江援建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剑门关下铁人情》。期间,我们与援建干部一起奔波在援建第一现场深入采访,有的援建干部亲人去世了,也没有回家敬孝;有的在灾区,一呆就是半年。他们在援建工作中一丝不苟、勇往直前、任劳任怨,把北大荒精神植入灾区,把铁人的实干精神带到剑阁,用宽厚结实的手掌,扶起我们倒塌的校舍和家园;他们把灾区人民重建的梦想,插上剑门关神鸟的翅膀,在我们的头顶高高飞翔;他们把龙江3800万父老乡亲的无疆大爱,传递到灾区,温暖了灾区每一颗受伤的心灵!给了我们希望、信心、勇气和力量!而他们活动在废墟和工地上的身影,常常累倒在灾区的黎明和黄昏!
在采写书稿过程中,我在前线指挥部蓝色板房里,常常看到总指挥刘国会、副总指挥肖兴民、高起生、夏忠玉和杨渊沛,带着队员早出晚归。他们与受援县剑阁党政干部和群众血浓于水,亲如兄弟姐妹,大家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大业,成功实现了“无缝隙对接,无障碍合作”,146个强县富民的援建项目,在剑阁这块饱受创伤的大地上,神话般崛起!
这些援建成果来之不易,它倾注了黑龙江3800万父老乡亲的心血,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太多太多。
黑龙江省公安厅抽调到剑阁支警的第一批队员王荣伟,他的母亲在伊春小兴安岭,每天遥望四川剑门关,把对儿子的思念埋在心底,临终前,老人叮嘱家人:“不要告诉他,我这是老病,几天就好。”可是不久,这位可敬的母亲便永远离开了我们。
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刘国会的母亲病重住院期间,老人思念儿子刘国会时,女婿苏志就唱《儿行千里母担忧》给她听,唱得泪流满面,老人听着女婿的歌声闭上了眼睛……
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黑龙江援建自上而下,全民参与,前线指挥部队员的家庭,也成了坚强的后盾。在剑阁大地上,“铁人”们创造了许多奇迹,感动着我们每一个灾区人民,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不屈的精神,一座不朽的丰碑。
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灾区今天的崛起!所以,我们感恩!因为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人类最高贵的品质,感恩催人奋进!
我作为四川地震灾区的一名作家,有责任忠实记录这段中国式的援建模式,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铭记党的恩情、国家行动和龙江大爱!
我作为中国地震灾区的一名诗人,我有义务歌唱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让世人瞩目在人类共同的灾难中,中国地震灾区是如何崛起,并走向富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