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援建,即将接近尾声。日历一页页翻过,离上海援建者撤离都江堰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大伙儿心中的不舍和留恋却越来越浓。
这些天,上海援建指挥部的34名成员仍坚守在岗位上,对余下的工作查缺补漏,让工作做得细些、再细些,不给都江堰留下“尾巴”。
这些天,提起上海援建的蒲虹公路,虹口镇党委副书记高永强就赞不绝口,“上海人修的这条路,成了特大泥石流灾害中的‘生命线’。”
“岷江黄浦江水水相融上海都江堰心心相连”,这样的标语,在浴火重生的都江堰地震灾区随处可见。
正是这样的真情,凝聚成上海援建者的团队文化和团队精神,体现党员的集体智慧,形成强大合力,诠释着上海援建者为事业而集合、为使命而集合的追求;
正是这样的真情,凝结着2000万上海人民的殷殷嘱托和深切盼望,诠释着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上海城市精神;
正是这样的真情,将沉淀为上海和都江堰两地的集体记忆和美好回忆,永记心间、永留心田。
一个坚强领导——
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
两年前,中央决定实施“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要求,18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四川重灾县市3年。
使命重于泰山。援建工作伊始,上海市委、市政府即确定了“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和“三项原则,一条主线”。2008年6月以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汇全市之爱,倾情、倾力展开对口援建。
援建开始以来,上海市领导就高度关注上海援建队伍的一言一行。2008年12月1日,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在会见四川省党政代表团时强调,“尽管面临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转型双重考验,但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恢复重建的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决心不动摇。”
2009年7月26日,上海市领导来到上海援建指挥部,提出,要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科学组织、精心调度、及时总结、务求实效,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援建任务,体现“上海速度”、“上海质量”、“上海水平”。
今年8月14日、15日,上海市党政代表团赴都江堰考察对口支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冒着小雨,代表团一行走进妇女儿童青少年活动中心、安居房、农产品交易中心、医疗中心,实地了解援建后激发的巨变;并沿途考察灾区产业恢复重建和群众就业创业情况。“希望援建指挥部不自满、不松劲、不懈怠,本着对灾区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做好衔接工作和后续工作,确保117个援建项目持续发挥最大效用,让灾区人民真正得到实惠。”上海市领导语重心长。
援建工作开展以来,上海是全国各省市中第一个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集体赴灾区的省市。至今,已有30位市领导50多次赴都江堰,及时为援建工作顺利推进指明了方向。
一腔诚挚热血——
1.2万援建者以诗寄托情怀
“公民们,至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那用不着/我来说什么。记住吧,祖国需求于你们的/比任何时候/都要多,而它的给予/也从不吝啬,你们贡献给它的越多/你们的生活/也越光辉/越广阔……”
1955年,诗人郭小川一首《致青年公民》吹响响应时代建设祖国的号角。如今,上海市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援建指挥部总指挥薛潮将其挑选出来,用红笔勾出来并张贴于指挥部的墙上。
一首诗,寄托援建情怀。都江堰人看到的,是上海援建者没有“香气”,只有勇气;上海援建队伍没有假期,只有工期;上海援建精神,没有你我,只有我们。
书写勇气,上海援建八百壮士鏖战在蒲虹公路“生命线”。
蒲虹公路是都江堰市蒲阳镇通往虹口乡的公路,被称为虹口乡的“发展之路”、“生命线”,但因其工程之难、条件之艰出乎想象,因而又被称为“天路”。
8月5日,蒲虹公路以高分通过竣工验收,欢呼声刹那间响彻群山。“壹街区”工地上,不论烈日当头还是暴雨倾盆,项目经理雷军雷打不动地每天督促建设进度。这块1.5平方公里的社区是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最大的项目,“这个社区能体现上海援建的理念和精神,把上海精神固化在这片土地上。”雷军解释道。
如今的“壹街区”,祥云式的院落布局、窄而密的街道巷落、水清湖碧的环境、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一个全开放的新街区,诠释着宜居生活的真谛。
节能、低碳、环保,也是上海设计者秉持的理念。在设计安居房建筑布局时,考虑到都江堰潮气重的特点,注重对主导风向和阳光的利用,确保阳光普照、通风防潮。老百姓看完房后都欣羡不已:“要是摇号能摇到上海援建的房子就巴适了!”
上海援建者深知,每天工作多增加两小时,灾区老百姓就可以早一天告别板房,住进新房;灾区孩子就可以早一个学期告别板房学校,走进新学校;灾区老百姓就可以早一点告别板房医院,在新医院看病就医。援建干部真切感受到:当一个人深知别人苦难的时候,奉献就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两年的援建汗水,换来古城的崭新容颜。“这里已经变得让我不认识了,得经常出来走走看看才不至于陌生。”两年后的今天,一位都江堰市民如此评价上海援建的成果。上海援建使都江堰城市整体发展至少提前20年。
一份大爱深情——
2000万上海市民的牵挂与祝愿
1.2万名援建者背后,是2000万上海市民关注的目光。
2008年7月,刚刚经历了地震创痛的都江堰迎来了“体验成都·爱心之旅”上海代表团的游客,他们不仅带来了问候,更给灾区人民带来了信心与力量。
“风雨来袭时,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重建家园时,我们的手紧紧挽在一起。”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广大上海市民纷纷给都江堰市民发来新年短信,表达亲切关怀和美好祝愿。一则短信,一份牵挂,一份深情。
2009年8月20日下午,首批成都红阳猕猴桃鲜果空运到上海,现身第三期上海成都沙龙现场。这标志着上海和成都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成都猕猴桃品牌,使其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也是灾后恢复重建变“输血”为“造血”的实实在在的举措。
人文关怀贯穿援建始终,上海持续开展“来自上海的问候”活动。18个区县与对口乡镇签订“社区守望相助”协议,两地47个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都江堰人在上海多一个亲人。组建四支236人的社工服务队在板房区开展社会关系重建和社工培育;选派两批39名优秀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都江堰市乡镇、板房、社区巡演,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61岁的“上海奶奶”沈翠英,是上海第四聋哑学校的退休老师。地震后,她决定把自己价值450万元的房子卖了,“我想在都江堰灾区造一所能抵御8级以上地震的学校,让孩子们不再受震灾的威胁。”
都江堰十局学校老师任菊仙怎么也不会忘记,自己到上海参加教师培训时,上海梅园中学校长朱静英对她的无私帮助。当时任菊仙的侄儿突患重病,在上海举目无亲的她只有干着急,这时,曾在都江堰支教的朱静英伸出了援手。而早在支教期间,朱静英就多次自己出钱,看望慰问都江堰受灾的教师们。
去年9月1日,当上海援建者们完成援建22所当地学校的任务,参加移交学校钥匙的活动时,孩子们对着帮他们重建起新校园的叔叔们唱了一首歌——《都江堰谢谢你》。
上海援建者也有一支歌。歌声唱出两地人民的融合和互动:“我紧握你的手”、“你微笑时的泪光,让浦江儿女坚定坚强”……道出了上海援建者义无反顾奔赴灾区投入重建的决心,表达了两地人民在援建中同甘共苦的经历。最后,歌词以“祖国的期望”为主体,表达全国人民的心愿:在四川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以我们所有人的努力,重建辉煌。
本报记者 王怀 张彧希 采写
来源: 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