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车驶上都汶高速后,阳光普照。汽车越近理县,越加天蓝云白。“回家了,回家了。”车内的人小声念叨。
4月13日到15日,作为湖南恩人的代表,湖南省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席超波、湖南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项目部副经理方博夫、湖南省邵阳市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生王跃辉重返理县,再次回到他们曾洒下汗水的第二故乡。三天一路行来,理县的巨大变化让他们喜上心头。
第一日 新村寨要搞乡村旅游
走进木卡乡木卡村,一幅天然的田园景观画卷出现在席超波眼前。“苹果花、樱桃花也开了,就要花果飘香了。”席超波赞叹道。
“想不到吧,这个新村是援建队用19天时间打造出来的。当时数千人挑灯夜战。”席超波曾任湖南对口援建工作队副队长,当时的建设过程历历在目。他介绍说,过去的木卡村在高山上依靠自然坡度呈梯状布局,依山而居、垒石为室,被称为“岩石上的羌寨”。灾后重建,将木卡村搬到山下,依照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来设计打造。
村民杨贵清家的三层小楼吸引了众人的视线。“村上说我们以后要搞乡村旅游,房子就是照旅游标准来修建的。”杨贵清乐呵呵地说,12个房间都是标准间,均配有卫生间,每层楼都有一个大客厅。“现在二三楼都租出去了,每个月可收租金4500元。”
站在杨贵清家顶楼平台,能远远看见正在维修中的老寨。“这里发展旅游应该有前景。”王跃辉说,上山去参观老寨,然后到新寨赏花品果,“回湖南后我要好好宣传”。
桃坪羌寨、甘堡藏寨、薛城古镇......众人看到,一个个灾后重建的村落已初步形成乡村旅游模式,成为藏羌文化走廊上的新亮点。
第二日 医疗卫生前进一大步
“小高,小高。”刚到下孟乡卫生院,王跃辉就高声喊着昔日的“战友”。“我是首批医疗队队员,2008年6月到这里,小高是卫生院的医生。”王跃辉说话间,医生肖忠会走出来说,“小高已经调走了。”当知道一行人是从湖南来的,她高兴地说,“王医生,我知道你。我一调到这里来就听乡里的人说起你,真是感谢你们的帮助呀。”
下孟乡乡长余德荣、下孟乡小学校长刘志勇等人也闻讯赶来,拉着王跃辉的手连声说:“王医生,你回来了,我们都很想你。”余德荣告诉记者,“王医生年纪那么大了,还和我们一起上山检测水源,最远的水源在海拔4000米的山上。”
王跃辉的手机这时响了,是下孟乡卫生院院长杨小平打来的电话。“我就在下孟,卫生院建得不错。”王跃辉说,卫生院是他离开下孟乡后修建的,配备了B超机、全血细胞分析仪、尿液检测仪等设备,“乡亲看病不用老跑县城了。”
在新建的理县人民医院,众人看到大楼内干净明亮、分区明晰。院长李跃介绍,如今医院的设备器械先进多了,去年医院进行了人工皮瓣移植、肾脏切除等手术,“医院功能完全发挥。”
李跃说,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也建好了,乡镇卫生院的条件改善了,湖南还对医务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理县的医生卫生前进了一大步。
第三日 香包留下永远的情谊
汽车在沥青路面上平稳奔驰,让人感觉不出是行使在盘山公路。“这是理小路,连通理县和小金。”方博夫说,理小路是湖南援建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双向二车道,设计总长40公里,直接与四姑娘山景区相连,“是理县与外界联系的第二条生命通道”。
半山腰,汽车突然停了下来。方博夫下车,望着高山默然无语。原来,在修建理小路时,因此处山石滚落,砸中上山运材料的汽车,两名湖南援建施工人员随车一起翻落山崖,永远长眠在理县的青山。
湖南与理县,绵绵情谊书写不完。修建木卡村时,湖南援建人员严波与理县姑娘陶敏庆产生爱意。如今,喜结良缘的两人留在了木卡村,共同建设理县新农村。
“我们老年人也不会说话,只能对你们说声谢谢。”桃坪乡桃坪村67岁的周润兰大娘一见到方博夫,惊喜地说,“小伙子,你不就是帮我们修寨子的吗?”当初,方博夫在工地上住了7个月,是亲眼看到新寨子一点点修建起来的。方博夫说,设计时就考虑了要让百姓生活与旅游发展结合。“这里的乡亲好呀,我们修房子时他们就来帮忙背石头。”临别时,周润兰和其他老大娘拿出了亲手刺绣的香包,送给湖南恩人,表达她们的感激之情。
看到已经建设好的三湘大道、文体中心、商贸中心......湖南恩人一行不停举起相机拍照。而他们每到一处,都能听到理县百姓唱起《感恩的心》、《因为有你》,或是收到各种各样的小礼物。“我们要把这份心意带回湖南。”
记者手记
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
理县的春天,阳光灿烂。而比春日更加明媚的,是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造访的学校中第一站是下孟乡小学。听到老师说这些叔叔是从湖南来的,孩子们一拥而上,将湖南叔叔团团围住,拉着他们在操场上跑。开始,孩子们脸上的笑是含蓄的。可湖南叔叔跟着他们小跑,边跑边和他们说话,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开朗,越来越灿烂。
在木卡小学,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唱着《感恩的心》。他们拿出一幅幅用心描绘的画作,画上盛开的鲜花,一如孩子们真诚的笑脸。在这所寄宿制小学里,最小的孩子只有四五岁。他们跟在高年级哥哥姐姐的身后,踮起脚尖递上自己的绘画,咯咯的笑声清脆响亮。
理县的确变了。有些变化就如每个村落里村民屋后的自来水龙头,乍看一点不起眼,却意义重大。湖南援建队到理县做的第一件事是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当自来水哗哗流出的时候,米亚罗、桃坪、下孟等13个乡镇69个村的村民都笑了。
县长流泪敬恩人
□湖南日报记者 朱智
走在理县的乡村和街道,听得最多的热词是“湖南”、“恩人”、“感谢”,听得最多的“流行歌”是两首感恩歌《湘理相亲》和《因为有你》,看得最多的标语路牌是“湖南援建”、“热爱祖国,感恩湖南”。
恩人回理县的车队从汶川进入理县到桃坪羌寨。左路边一块巨大的红底白字标语牌格外醒目:“热爱祖国,感恩湖南,爱我中华,爱我家乡!”村民们身穿节日盛装,手捧哈达、红绸,在路边迎接恩人归来。
木卡小学的师生们为迎接恩人早早列队在校门口等候。连日来,就如何接待恩人感谢恩人,全校进行了大讨论。最后的决定是每个学生都画一幅水彩画送给恩人。5岁小女孩杨言从排队送画的人群中跑了出来,径直来到席超波跟前,边喊“席叔叔”边把画交到他的手上,席超波弯腰抱着小杨言,眼里噙着泪水。2年前,他就在这里守工地。4月底开工,秋季开学要交付使用。为了按时按质完工,他每天在学校对面的小商店里蹲守,隔壁的小杨言每天陪她,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现在,学校对面的商店已改名“铭湘援”。
“杂谷脑河连湘江,湖南人民来到我家乡,为我们修路,为我们架桥……”在理县县城杂谷脑镇的晚宴上,8名羌藏青年男女唱着这首《湘理相亲》这首歌,轮流给恩人敬酒,歌声嘹亮,全桌的人都落下了眼泪。县长蔡清礼站起来倒了满满一大杯白酒,哽咽着说:“湖南有两个澧(理)县,四川的理县也是湖南的理县,是湖南人民的第二故乡,我用这杯酒敬所有的湖南恩人!”说着把酒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