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滔滔翻金波,汶川人民唱颂歌,广东援建恩如山,记心窝……”3月8日,汶川县文化馆办公室工作人员杨国琪、雷蕾和同事们一边准备着第二天的乐器,一边对着三句半台词,准备周末到社区、部队驻地和羌寨去教唱。“山歌和锅庄等节目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需要,他们希望用更丰富的形式来表达心声。”杨国琪说。
在汶川县,争学、争演感恩文艺节目的高潮是从去年夏天开始的。县城和乡村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援建者快要离开了,当地群众表达感激之情的愿望非常强烈。县文化局、文化馆工作人员,阿坝师专的老师们开始加班加点地创作起来,原创的诗歌、小品、相声节目纷纷出笼。经过调查,这些节目中最让百姓易学易演的是传统“三句半”。
于是,杨国琪等人在社区里开展“三句半”培训,“群众都纷纷赶来,围成一圈,非常踊跃。”杨国琪说。
威州镇敬老院有个姓杨的老人,不仅能吹羌笛,还抢着要学几段“三句半”。最初学唱时,老人一旦敲起锣鼓,就不会踏步了,只能“左脚左手的,敲一下走一步”。大家不禁笑弯了腰。可老人却不气馁,经过几个周末的学习,现在成了主力演员。
“两年光阴一瞬间,汶川已换新容颜,生活水平大提高,喜连天……”威州镇老年中心里有4个老人,是县里表演“三句半”的顶尖队伍。今年春节,映秀镇举办“千人坝坝宴”,他们的节目成为首选演出。60多岁的曾素华大娘是他们的领军人物,在排练中被选为说最后“半句”的角色,“不要小看最后的‘半句’,其实最提神。”一个羌族大娘用本地口音说唱起“修得好”、“喜连天”,总能引起台下观众的共鸣。
在3月6日的排练中,杨国琪为敬老院老年演员们增加了难度,在“三句半”中加入了当地的音乐元素:节目一开始,演员们先唱起一段舒缓悠扬的羌寨山歌,在激昂的音乐声后,开始说唱“三句半”。“在这样的音乐声中,现场观众才会更容易联系到自己身边的事。”业余演员和观众对这样的改编非常满意:“山歌我们都会唱,现在加入到‘三句半’中,表演起来更有劲了。”
作者: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