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如何用文化来“养心” 有尊严的人才懂得感恩 |
---|
2009-03-31 10:32 http://www.scwmw.org 来源: 辽宁日报 |
3月26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中华剧场为沈城读者作了一场题为《构建和谐心灵》的讲座,座无虚席的剧场让人见识了于丹的人气。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于丹传授现场听众如何用文化来“养心”。 于丹开篇依然从孔子和《论语》说起,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多个角度,阐释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如何应对生活困境、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等问题。 最简单的人际关系是仁爱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时隔2000余年,如今的“仁爱”又作何解释? 于丹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完全适合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式。在谈到人际关系时,于丹说,最简单的人际关系是仁爱。仁爱就是爱人,好好爱别人。孔子解释的仁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每个人都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起来,你想安身立命,别人也想立,用立自己的心搭把手帮别人也一起立起来,这就叫“己欲立而立人”。立以后就想发达了,所以“己欲达而达人”就是由己及人。“恭则不侮”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当一个人对他人和对世界抱有一种毕恭毕敬的内心诚意时,他的生命就会保有尊严,不至于遭受羞辱。于丹说,带有诚意地生活,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恭敬。你对别人恭敬了,你换回来的一定也是诚意。 另外,谁不喜欢跟宽容的人交往呢!孔子的“宽则择众”,于丹认为,宽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中有很多人已经把抱怨当成习惯,挑剔也变成一种习惯。没有什么理由的一味地抱怨别人,一味挑剔别人,其实这是生命的悲哀,因为这样的话,会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窄。反之,谁对世界宽,对他人宽,容得下事,那么众人也会拥戴他。 有尊严的人才懂得感恩 怎样做人?怎样做事?于丹先引用孔子回答弟子的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然后说:“我的存在,让我的老人们可以安顿了。这个‘安’有两层含义,一是老人外在可以安身,内在可以安心。 ” 于丹讲了一个寓言:一个男子小时候常与一棵大树玩,摘它的叶子。少年时,孩子不再满足玩树叶,大树将果子送给他,卖钱供他读书。后来,男孩说自己要结婚,大树将枝杈给了他盖房,而后又将树干给了他做舟,让他远渡重洋。直到大树变成老树桩……这个故事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孩子在父母身上的“掠夺”。于丹说:孝敬父母不是单纯的养,而是要“敬”,不能忘了这个字。儿女欠父母的情,不能赊账。 于丹还通过汶川大地震中发生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学会大爱、慈悲和感恩。于丹说,大家还记得那个“敬礼娃娃”吗?在今天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处于紧张、忙碌之中,久而久之忘记了“帮助别人和被人帮助后说句谢谢”。而“敬礼娃娃”的故事让大家清楚地看见,这样的生命是有尊严的,因为有尊严的人才懂得感恩。 不能轻易跟自己说“这叫结果” 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困境呢? 于丹说,当下太多的人是用脑去生活,而真正用心灵生活的人则太少了。生活往往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生活就像一锅滚烫的水。你往锅里放什么样的东西由你自己决定。第一锅里煮鸡蛋,煮熟的鸡蛋又老又硬;第二锅里煮胡萝卜,把胡萝卜煮软了变成一锅泥;第三锅里煮一包茶叶,随着水的沸腾,一锅水成了一锅香茶。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于丹举了一个例子,她说,根据刘恒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张大民和他的一家,在没有住房栖身的困境中、在祸不单行的袭击下,仍然活着,而且用贫嘴、用粗茶淡饭来使自己活得有人的尊严、人的快乐、人的幸福。于是,从张大民遭遇生活、面对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生存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张大民们依然保持着一种积极的生活姿态。 于丹提醒逆境中的人们:“人不能轻易跟自己说‘这叫结果’。只要生活还有明天,你今天所看到的最伤心的事,就只不过是生命中一个会成为过去的阶段。 ” (记者杨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