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后的新汶川
两年前,“5・12”大地震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两年后,映秀镇上,一排排羌式川西小楼安居房在缓坡上依山而建;理县文体中心广场上,豪迈的锅庄舞驱散震魔的阴霾,孩童们在平坦安全的马路边嬉闹……
昨日,广东对口支援汶川、湖南对口支援理县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映秀、理县两地分别举行庆祝大会。
援建任务完成了,对口支援汶川的广东援建者彭长江等人还暂时不会回去,他们将在汶川呆上三五年,“我们将和汶川人民一起,见证更美好的明天。”
同样是援建任务完成了,对口支援理县的湖南援建者聂标等人即将踏上回湘的归途,面对前来送行的群众,他抹着眼泪说,“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会永远记在心里。”
汶川
县委书记5分钟鞠躬6次
“今日的汶川,如凤凰涅盘,浴火重生。谢谢广东的援建者,谢谢每一个关注汶川的领导和朋友。”昨日,广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省汶川县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庆祝大会在映秀镇举行,汶川县县委书记青理东5分钟发言,就6次鞠躬感谢援建者。
随后,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宣布,广东省援建汶川县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话音刚落,欢呼声雷动,这意味着广东省投入82亿元对口援建汶川县的13个乡镇的702个项目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重建后的汶川就像一列崭新的高速列车,不仅各种设施装备一新,更重要的是换上了新‘引擎’,铺设了新‘轨道’,可以实现跳跃式发展。”广东省对口援建汶川工作组组长陈茂辉说。
在庆祝大会上,广东赠送给汶川一幅画着端砚的画,汶川赠送给广东的是一幅绣着“永世情怀”的羌绣。庆祝大会结束后,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还考察了部分广东援建项目,参观了广东援建成果展,举行了广东对口支援汶川恢复重建纪念碑揭幕仪式。
重建的水磨 成“四川的丽江”
今年9月,广东佛山援建的水磨镇取得国家4A级景区资格,“现在的水磨,无处不闪烁着‘四川的丽江’的影子。”佛山援建水磨工作组组长刘宏葆说。
据介绍,水磨镇重建时,相关领导和援建者们充分考虑到了生态环境要求,不但向瑞士学习了山地湖滨小镇经验,还向日本借鉴了生态城镇的理念。此外,重建后的水磨镇还凝聚了云南丽江古镇的重建经验,有数百年历史却在地震中严重损毁的“禅寿老街”复原再生。
“一铺养三代,我们在建设安置房时把商铺和住房放在一起。”刘宏葆说,“从以前的工业到现在的生态,修完房子,我们留下了一个产业。”
我们留下来 见证更美好的明天
广东援建工作全面完成了,按照安排,援建干部还不会撤走。广东与汶川签订了《粤汶长期合作框架协议》,在对口支援结束后,力争用3~5年,使双方在技术援助、管理援助、产业合作、干部培养等合作中取得积极进展。广东援建者彭长江等人笑着说,“我们将和汶川人民一起,共同建设、见证更美好的明天。”
理县
舍不得离开 我们早把这儿当家了
昨日,湖南省对口支援四川灾后重建项目竣工交接仪式在四川理县文体中心广场举行。经过湖南援建者两年多的艰苦努力,理县灾后重建9大类99个项目、总投资达20.1亿元的援建项目全部竣工。
听说援建干部要回家了,昨日上午7时,理县木卡乡列立村尔瓦寨村民朱继承等人拿着核桃就往文体中心广场跑。
当他们跑到县城时,文体中心上已经人山人海,村民还在不断往前涌,等到湖南援建者入场时,四周满是雷鸣般的掌声,朱继承拼命地往前挤,双手不断地往援建者兜里塞核桃。随后,礼炮声声,鼓乐齐鸣,湖南把象征湖南省援建理县的金色“钥匙”交给了当地官员和群众代表。
一番依依惜别后,湖南援建者聂标和其他援建人员准备离开广场,可太多的群众组成的“人墙”让他们的步伐变得缓慢,周围伸过来许多双手,聂标等人只能不断地向群众挥手。
走出“人墙”,聂标一抬头,猛然看到路边一位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姑娘举着一个纸牌,上面写着6个大字“感谢湖南亲人。”看到这,聂标眼眶一热,好不容易憋住的眼泪开始决堤,“要说离开,真的舍不得,两年多了,我早把这儿当成家了。”
成都商报记者 蒋麟 摄影报道(据2010年10月11日《成都商报》)